鋼市早參
國內新聞?
1、國家統(tǒng)計局:2021年國民經濟持續(xù)恢復
國家統(tǒng)計局28日發(fā)布的《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顯示,2021年,我國經濟規(guī)模突破110萬億元創(chuàng)新高,穩(wěn)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2、我國人均GDP超世界平均水平
2月28日,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0976元,比上年增長8.0%。人均GDP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2551美元,超過世界人均GDP水平。
3、工信部:啟動實施一批產業(yè)基礎再造工程項目
中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28日表示,積極提振制造業(yè)有效投資。抓好“十四五”規(guī)劃重大工程和項目實施,啟動實施一批產業(yè)基礎再造工程項目。鼓勵支持企業(yè)加強技術改造,推動電信運營商加快5G和千兆光網投資建設進度。
?
國際新聞
1、美擴大對俄央行制裁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美國正在擴大對俄羅斯中央銀行的制裁,將阻止美國人與它做任何交易,并凍結它在美國的任何資產。據報道,美國財政部28日發(fā)表聲明稱,這項決定將適用于俄羅斯中央銀行、俄羅斯財政部、俄羅斯國家財富基金。
2、俄羅斯中央銀行決定將利率提高到20%
近日,俄羅斯中央銀行決定將利率提高到20%。俄央行表示,加息是為了確保讓存款利率提高到必要的水平,以彌補貶值和通貨膨脹風險的增加,此舉將有助于維持金融穩(wěn)定,并保護公民儲蓄免于貶值。
3、美國1月鋼鐵進口量增長6.7%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初步普查數據,2022年1月美國月度鋼材進口量比12月增長6.7%,共計2795098噸。1月美國鋼材進口的主要來源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巴西、俄羅斯、韓國。
?
行業(yè)熱點
1、發(fā)改委:采取有力措施加強鐵礦石價格調控監(jiān)管
發(fā)改委近日消息,鐵礦石市場價格大幅上漲,期間多次出現異常波動。分析稱,當前鐵礦石市場供需總體穩(wěn)定,國內庫存處于多年高位,近期價格過快上漲,存在炒作成分。將高度關注鐵礦石市場價格變化,采取有力措施加強鐵礦石價格調控監(jiān)管。
2、1月鐵礦石類產品采購成本由降轉升
1月,煤焦類產品采購成本環(huán)比繼續(xù)下降,而鐵礦石類產品由降轉升。煉焦煤累計采購成本同比增長77.98%;冶金焦同比增長22.09%;國產鐵精礦同比下降15.67%,進口粉礦同比下降26.83%;生鐵同比增長12.75%;廢鋼同比增長15.20%。
3、沙鋼永興煉鐵廠2#高爐成功點火開爐
近日,沙鋼永興特鋼公司煉鐵廠2#高爐順利出鐵,標志著2#高爐為期127天的環(huán)保管控檢修圓滿結束。煉鐵廠2#高爐安全停爐檢修是公司堅決落實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和產能產量雙限政策要求,為高爐把脈問診、重整行裝再出發(fā)的重要決策。
?
終端資訊
1、2月制造業(yè)PMI為50.2%
2月,中國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繼續(xù)高于臨界點,制造業(yè)景氣水平略有上升。從企業(yè)規(guī)模看,大、中型企業(yè)PMI分別為51.8%和51.4%,比上月上升0.2和0.9個百分點,均高于臨界點;小型企業(yè)PMI為45.1%,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
2、前2個月我國重卡市場銷售15.1萬輛
根據第一商用車網初步掌握的數據,今年2月份,我國重卡市場大約銷售5.6萬輛,環(huán)比今年1月下滑41%,比上年同期的11.83萬輛下降53%,凈減少6.2萬輛;5.6萬輛,是自2017年以來的2月份重卡市場銷量最低點。
3、我國去年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約3.6萬億元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日前表示,去年我國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約3.6萬億元,同比增長約4%;川藏鐵路及配套公路等重大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
股市期貨
1、2月基金發(fā)行再遇冷 份額縮水近75%
截至2月28日,2月新成立基金數量共58只,相比1月下滑約六成;基金發(fā)行份額合計為294.15億份,相比1月的1188.20億份大幅縮水75%。單只基金發(fā)行份額也從1月的8.03億份下跌至2月的5.07億份,為近12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2、滬深兩地券商營業(yè)部數據出爐
近期,多地分支機構2021年的經營情況的數據陸續(xù)出爐。數據顯示,上海、深圳地區(qū)的券商分支機構整體營業(yè)收入分別為277.22億、147.06億,兩地區(qū)同比增速基本一致,在23%-24%區(qū)間內。
3、滬深交易所A股2021年累計籌資16743億元
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披露,全年滬深交易所A股累計籌資16743億元,比上年增加1326億元。滬深交易所首次公開發(fā)行上市A股481只,籌資5351億元,比上年增加609億元,其中科創(chuàng)板股票162只,籌資2029億元。
?
3月1日,2月財新中國發(fā)布制造業(yè)PMI 50.4,較1月回升1.3個百分點,市場信心有所恢復;此外,前2個月我國重卡市場銷售15.1萬輛,同比下降50%。那么今日的鋼價具體怎么走?讓我們來聊一聊吧~
2月21日-2月27日中國47港鐵礦石到港總量1929.3萬噸,環(huán)比減少208.0萬噸;中國45港鐵礦石到港總量1845.2萬噸,環(huán)比減少227.1萬噸;北方六港鐵礦石到港總量為770.5萬噸,環(huán)比減少250.9萬噸。
3月1日,青島港鐵礦石現貨價格小幅上漲,61%PB粉礦漲20收880元/噸,58%澳粉漲20收775元/噸,62.5%巴粉漲20收1015元/噸,65%巴粉漲20收1145元/噸;天津港鐵礦石現貨價格小幅上漲,61%PB粉礦漲10收895元/噸,PB塊礦漲10收1160元/噸,62.5%巴粉漲10收1000元/噸,65%巴粉漲10收1140元/噸。
鐵礦石供應減少,助推鐵礦石價格上漲,進而增加鋼廠煉鋼成本,對鋼價形成支撐。
行情要聞及分析
2月財新中國制造業(yè)PMI錄得50.4,重回擴張區(qū)間
3月1日發(fā)布的2022年2月財新中國制造業(yè)PMI錄得50.4,較1月回升1.3個百分點,顯示制造業(yè)整體景氣度恢復擴張。
制造業(yè)景氣度回升,供給恢復,需求改善更為明顯,企業(yè)家樂觀預期增強。雖然制造業(yè)PMI目前低于長期均值,但結果已經有了良好的改善,或將成為打響經濟上行的第一槍,需求方面有望繼續(xù)增加。
前2個月我國重卡市場銷售15.1萬輛,同比下降50%
今年2月份,我國重卡市場大約銷售5.6萬輛,環(huán)比今年1月下滑41%,比上年同期的11.83萬輛下降53%,凈減少6.2萬輛;5.6萬輛,是自2017年以來的2月份重卡市場銷量最低點(不算2020年2月這一因為新冠疫情而導致重卡行業(yè)幾乎停產的特殊月份)。今年2月份也是重卡市場自去年5月份以來的連續(xù)第十個月下降。
重卡銷量下降,一方面由于2月份恰逢春節(jié)7天長假,另一方面是節(jié)前工地開工率和節(jié)后市場復工率都低于預期,需求受到影響。重卡銷量往往作為一個信號,如果過低,市場看空心態(tài)增加,原材料需求也相應減少,中期利空鋼價。
?
市場概況
鋼廠調價:上調為主
3月1日,據中鋼網APP數據顯示,今日共30家鋼廠調價,其中:
?上調17家,占比56.7%,調價幅度10-100元/噸,漲幅最高為瑞豐帶鋼;
?下調5家,占比16.7%,調價幅度100-200元/噸,跌幅最大為沙鋼線螺;
?平穩(wěn)8家,占比26.6%。
現貨市場:上漲為主
3月1日,中鋼網APP收錄的現貨24個主流市場中:
?螺紋鋼17個漲10-80,1個跌130,均價漲24;
?熱卷22個漲30-140,均價漲73;
?中板19個漲10-70,1個跌20,均價漲26。
?
市場分析
3月1日,期鋼整體上漲,期螺漲175,期卷漲211。現貨市場,唐山地區(qū)普方坯漲50,報4600元/噸,含稅出廠,各主流品種鋼價上漲為主。供需方面:回顧2月,需求差強人意,然3月份為傳統(tǒng)的消費旺季,對鋼材也不例外,從月底的交易量來看,已經有明顯抬頭之勢,隨之而來的很有可能是供需雙雙走強,庫存沖高后快速回落,推高鋼價。政策方面:國家政策仍然是以穩(wěn)經濟發(fā)展為主,配合寬松的貨幣政策為企業(yè)注入力量,帶動生產。房地產仍然是去庫存為主,加速資金回流,拉動生產需求。成本方面:上周國家有關部門明確出臺了重點地區(qū)煤炭出礦環(huán)節(jié)中長期交易價格合理區(qū)間,引起了其價格快速回落,隨著管控力度減少,焦煤焦炭出現了價格反彈。此外,鐵礦石供應減少,港口價格普遍上漲,對鋼價也形成了支撐。因此,預計今日鋼價繼續(xù)上漲。
分析師 · 說
今年以來,國家采取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但是資金偏緊的情況短期仍然存在。資金偏緊制約鋼材需求釋放主要體現在:一是產業(yè)鏈上的流動性不暢制約鋼材需求。一些房地產企業(yè)資金緊張,導致一些建筑施工企業(yè)拿不到錢或拿不到全部的應付款,從而也影響了他們給供貨商支付全額貨款,一些供貨商為此選擇在錢不到位的情況下,不愿意繼續(xù)供貨,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工地開工或項目新開工;二是2021年債發(fā)的不夠及時,財政支出的偏慢,即使去年底今年初加快了債的發(fā)行和財政支出,一些項目開工的流程還需要時間才能辦完,影響了一些項目的新開工;三是短期資金成本的上升,加劇了基建、地產運營的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效益低的項目的開工建設。
